《阳光照耀青春里》(后文简称《青春里(lǐ)》),英文名“the way out”。
直译是“出路”,也能翻译成“逃生(táo shēng)之路”。
被确诊为精神障碍的何立(hé lì)为,已经逃无可逃。
在片中,何立(hé lì)为从精神康复院偷跑回家,哥哥(gē gē)容不下他,街坊邻居视他为不安全(ān quán)因素,赶他走。
很显然,何立为(wèi)已经被熟人社会除名了,只有他(tā)想逃离的康复院青春里才(cái)欢迎他。
在重回青春里之前,何立(hé lì)为遇见了主动打招呼的小侄女小树🌲(xiǎo shù)。
起初,小树🌲的小伙伴们阻止她靠近(kào jìn)何立为。
小侄女挣脱了小伙伴们的(de)阻拦,主动跑到何立为身边,告诉(gào sù)何立为:“她们都觉得你很酷,因为(yīn wèi)你跟别人不一样。”

“不一样”是(shì)双关语,在大多数眼中,何立为是精神障碍(jīng shén zhàng ài)患者,而在小侄女眼中,何立为是(shì)卓尔不群。
荒唐的是,不一样的何立(hé lì)为,明明是天才程序员,他本可以为(wèi)公司创造更大的财富,然而他却(què)被公司开除,成为青春里的病患(bìng huàn)。
一、不一样的何立为
何立为(wèi)与公司的其他员工不一样。
影片(yǐng piàn)开头,同事按时下班,何立为一直在(zài)写代码,墙壁钟表的特写镜头显示他(tā)忙到23点15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小组(xiǎo zǔ)成员离开他,公司已经三个月没有(méi yǒu)给何立为发工资了。
中式职场智慧(zhì huì)有云,先跟对人,再做对(duì)事。何立为很不一样,尽管领导(lǐng dǎo)曹经理不看好他,他始终觉得(jué de)自己在做对的事。
领导的(de)要求是,不管是盗版侵权还是抄袭(chāo xí),只要能成功融资,这就是好产品(chǎn pǐn)。
而何立为对自己的要求是(shì),坚持做原创,坚决对盗版侵权抄袭(chāo xí)说不。

两者代表截然不同的价值观。领导(lǐng dǎo)遵循的是工具理性(马克斯·韦伯语),简单(jiǎn dān)概括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何立为(wèi)遵循的是价值理性,简单概括则(zé)是为守信念不计后果。
马克斯·韦伯认为(rèn wéi),工具理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zhǔ dǎo dì wèi),因为它推动了效率和经济增长(zēng zhǎng),但也可能导致道德或人文价值(jià zhí)的淡化。
价值观的不同,注定了何立(hé lì)为被公司除名的悲剧。
1999年,在(zài)大闹融资会议后,何立为变成青春(qīng chūn)里的一员。
在青春里,有一群(yī qún)像何立为一样被主流社会定义(dìng yì)为“不一样”的人。
影片通过青春(qīng chūn)里提出一个问题,不一样就代表(dài biǎo)不正常,一样就代表正常吗?
恐怕(kǒng pà),并非如此。
在青春里,何立为是唯一(wéi yī)一个戴手表的人,一则这是(shì)他母亲的遗物,二则何立为想要(xiǎng yào)通过手表获得时间自主权,是他想要(xiǎng yào)离开青春里,像以前一样工作生活(shēng huó)的内心象征。
在强调时间就是金钱(jīn qián)的当代社会,手表本是时间管理的(de)工具。手表也像是一种被异化的(de)时间符号,它隐喻社会规则对个体(gè tǐ)的压迫。
何立为想要恢复的正常(zhèng cháng)生活,就真的正常吗?
影片中,家庭(jiā tíng)是何立为睡💤觉的地方,公司是(shì)何立为干活的场所。何立为把(bǎ)自己活成两点一线的牛🐮马,这样的(de)生活,正常吗?
何立为一直想要证明(zhèng míng)自己是正常人,然而,谁是正常标准(biāo zhǔn)的制定者呢?
是青春里代表的(de)康复院?还是黄晓明饰演的专家?
有趣(yǒu qù)的是,专家似乎也无法给正常人(zhèng cháng rén)下定义。

这也符合米歇尔·福柯对疯癫(fēng diān)(18世纪后被视为精神障碍)的认知。
福柯(fú kē)认为,疯癫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疾病”,而是(ér shì)一种历史性的构建。在《疯癫与文明(wén míng)》的结尾,福柯如此写道。
疯癫的策略(cè lüè)及其获得的新胜利就在于,世界🌍(shì jiè)试图通过心理学来评估疯癫和辨明(biàn míng)它的合理性,但是它必须首先在(zài)疯癫面前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因为充满(chōng mǎn)斗争和痛苦的世界🌍是根据像(xiàng)尼采、凡·高、阿尔托这样的人的(de)作品大量涌现这一事实来评估自身(zì shēn)的。而世界🌍本身的任何东西,尤其(yóu qí)是它对疯癫的认识,不能使(shǐ)世界🌍确信它可以用这类疯癫的(de)作品来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福柯要(yào)质疑的是,如果心理学要评估疯癫(fēng diān)、判定它是否合理,它必须先回答(huí dá)自身的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心理学(xīn lǐ xué)本身的理性是如何建立的?它(tā)凭什么自认为是衡量疯癫的(de)标准?
此外,不同时代对于疯癫的认知(rèn zhī)也不一样。
在中世纪,疯癫可能被(bèi)视为某种宗教启示或超自然现象,文艺复兴(wén yì fù xīng)时期,疯癫可能是艺术灵感的源泉(yuán quán),而到了18世纪后,疯癫则成为(chéng wéi)医学要诊断和治疗的“精神疾病”。

可见(kě jiàn),疯癫的“真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ér shì)随着社会历史变化的。
我们在影片(yǐng piàn)中也能看到时代变化对精神障碍(jīng shén zhàng ài)患者的影响。
2011年,《精神卫生法草🌱案》明确规定(míng què guī dìng),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等宪法规定(guī dìng)的公民基本权利不受侵犯,享有的(de)受教育劳动医疗隐私等合法权益受(shòu)法律保护。
二、青春里的众生相
在(zài)青春里,大家叫春春“公主”。
春春告诉何立(hé lì)为,她可以帮何立为逃跑,具体方法是(shì)用易拉罐的拉环,划伤春春满是伤痕(shāng hén)的胳膊。
何立为震惊,春春却觉得(jué de)绝妙。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春春认为自己(zì jǐ)是一棵树🌲,她是用树🌲的逻辑(luó jí)来思考的。
园丁有一种刺激果树🌲(guǒ shù)多结果的方法,就是在树🌲皮上(shàng)划浅浅的口子。对树🌲来说,轻微划伤是(shì)可以刺激树🌲木生长反应的。春春知道(zhī dào)划伤自己,工作人员会把自己送进(jìn)医院。
划伤可以理解为春春的“自愈”手段(shǒu duàn)。

李大宇身上有浓厚的学生🧑🎓气质(qì zhì),他的背包,他的考试答题卡都(dōu)说明他是教育体制的不适应者(zhě)。
他背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shī jù),说出异客就是我们这帮人的解读(jiě dú),是影片中最动人的时刻之一(zhī yī)。
李大宇的解释拓宽了诗歌的(de)表达疆域。这种“异地”不是地理上的(de)异乡,而是精神上的疏离。他们觉得(jué de)自己像“异客”,是不被理解、不(bù)被接纳。
据福柯考证,在文艺复兴时期(shí qī),疯癫还能作为真理的卫士站(zhàn)在舞台中央,在十八世纪后,疯癫只能(zhǐ néng)被视为禁闭的精神障碍患者。李大宇(dà yǔ)对诗句的看法,是充满哲思的(de)灵光一现。

关于《青春里》主要角色的(de)设置,比如李大宇春春,酗酒丧女的(de)朱朱,为了找爸爸👨逃离的方宁(fāng níng),这些人从不同性别和年龄的(de)维度,都无法组合成一个普通美好的(de)家庭。一个普通人平淡幸福的一生。
他们(tā men)因为各种理由被主流社会驱逐,《青春(qīng chūn)里》与其说导演拍的是异类的(de)疯狂,不如说,他更想要表达的是(shì)普通人都会遇到的困境。
春春的(de)拥抱,让我反思,我们有多久没有(méi yǒu)充满爱💗意的拥抱他人了?
《青春里(lǐ)》拍出动人的亲密关系。
何立为最终(zuì zhōng)离开青春里时,他并没有一种(yī zhǒng)新生的愉悦。因为他无法确定,外面(wài miàn)的世界🌍并不能给他像青春(qīng chūn)里一样的暖意。
在青春里,形象(xíng xiàng)最复杂的反而是被打倒的(de)洪兆庆。
洪兆庆被关禁闭后,何立为去(qù)看望他,他关心的是英姐该(gāi)怎么活啊。
扣子的小细节,证明(zhèng míng)英姐与洪兆庆的爱💗情,他们有组建(zǔ jiàn)家庭的感情基础。然而,在中秋节那(nà)一夜,洪兆庆拒绝英姐的就餐邀请。不敢(bù gǎn)踏入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组建家庭,强势的(de)洪兆庆也有懦弱的一面,他把(bǎ)青春里当做自己的保护伞。

比起何立(hé lì)为和春春ta们,洪兆庆更离不开青春(qīng chūn)里。
青春里能看得见阳光,是洪兆庆(hóng zhào qìng)给的自由。
何立为能借助采购(cǎi gòu)的名义接私活,带领第七病室一起(yì qǐ)打游戏赚钱。
不是洪兆庆眼瞎,是他给(gěi)第七病室的自由。
中秋夜,洪兆庆没有(méi yǒu)买够月饼,更可能是他要对(duì)青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他没想到,大家(dà jiā)玩得太嗨了。
于是,双方默认的(de)平衡被打破了。

按照主流观点看(kàn),洪兆庆同样是不正常的人。
但(dàn)正是这个不正常的人,让青春(qīng chūn)里成为温暖大家庭的可能。
这是多么(duō me)讽刺,又多么现实的设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