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曝出一个炸裂的新闻。
中国留英(liú yīng)学生🧑🎓,犯下连环强奸案。
性质之恶劣、作案时间(zuò àn shí jiān)之长、受害人数之多,据称是「英国🇬🇧(yīng guó)司法史上犯案最多的性侵者之一(zhī yī)」。
案件一出,全网关注。
但这次,评论区(qū)除了愤怒、谴责声外,更有不少叫好声(jiào hǎo shēng)。
鱼🐟叔了解完整个事件后,也有(yǒu)很多话想说。
今天就来一吐为快(yī tǔ wéi kuài)。
如果看过美剧《怪物:杰弗瑞 · 达莫的(de)故事》,你大概能感受到那种极致(jí zhì)的恐怖:
一个外表斯文,看着老实无害(wú hài)的男人👨。
背地里,却连续数年谋划下药💊(xià yào)、强奸他人,还拍下大量不雅照留念(liú niàn)。
而这次在英国🇬🇧被判刑的中国(zhōng guó)留学生🧑🎓邹某,几乎就是「不杀人版的(de)达莫」。
这位 28 岁的中国留英博士生(bó shì shēng),于 2019 年至 2024 年间,在英国🇬🇧和中国(zhōng guó)对多名女性实施下药💊、强奸。
这起案件(àn jiàn)之所以引发舆论震动。
一来正因他所(suǒ)犯罪行的恶劣程度。
他在伦敦(lún dūn)租住的公寓里,警察发现了大量(dà liàng)致人昏迷的药💊物、毒品。
警方从他(tā)电脑和储存设备中,查获超过 1600 小时(xiǎo shí)的视频影像。
还在他家中发现(fā xiàn)了多个微型摄像头。
其中非法拍摄了(le)他对很多女性的侵害过程,受害者(shòu hài zhě)几乎都是中国留学生🧑🎓。
日剧《彷徨之刃(zhī rèn)》
他不仅用摄像头记录了整个过程(guò chéng)。
还保留受害人的衣物、首饰、隐私物品(wù pǐn),装在密封袋里分类归档,作为「战利品」。
新闻(xīn wén)图片
受害人数众多,公诉了 10 名受害者(shòu hài zhě)。
但警方认为,可能还存在多达 50 余名(yú míng)受害者。
邹震濠的电子设备中,也储存了(le)数百条性侵女性的视频,更遑论还有(hái yǒu)很多没有拍摄留证的,以及更多(duō)新增的报案情况。
这在英国🇬🇧犯罪(fàn zuì)史上都属于少数。
二是,施暴者身上的(de)强烈反差感。
外人眼里,邹某有着惹人注目(rě rén zhù mù)的标签:学霸、富二代、型男。
他(tā)是伦敦大学工程学硕士,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总是(zǒng shì)穿着一身名牌🃏,一个人住着月租 3 万(wàn)人民币的出租屋,偶尔去马尔代夫度假。
做过(zuò guò)整容和植发手术,社交平台上晒(shài)精修图和自律健身的照片。
和(hé)《Burning Sun:韩流明星聊天室里的秘密》中的(de)明星一样。
他一边伪装成优质男性的(de)形象,过着物质富足、让人艳羡(yàn xiàn)的生活。
一边又在背地里有预谋(yù móu)地计划、实施着迷奸、偷拍的勾当(gòu dàng),还不觉羞耻。
不过,这起案件在国内(guó nèi)掀起最大讨论的,还是法院的判决(pàn jué)结果。
邹某被判处终身监禁,服刑至少(zhì shǎo) 24 年才有资格申请假释,远超一般性(yì bān xìng)侵案刑期。
看到量刑这么重,严惩态度(tài dù)这么坚决,中国网友们都纷纷叫好(jiào hǎo)。
此外,法官在判刑前陈词称,随着(suí zhe)录像资料的解密,被告人极可能面临(miàn lín)更多指控。
庭审中,邹某曾主动(zhǔ dòng)提出愿意接受化学阉割以换取减刑(jiǎn xíng),被法官当场驳回。
「邹根本不理解(lǐ jiě)『同意』的含义,而是将女性作为他(tā)游戏中的棋子,这种扭曲的思维(sī wéi)预示着高度的危险,而他具有(jù yǒu)权力欲与控制欲的表现,也(yě)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nèi),他都将具有危害性。」
网友们觉得(jué de)大快人心,主要因为,国内太多案件的(de)判决结果没能让人满意。
比如,2022 年(nián),李某某等 6 人单独或共同奸淫(jiān yín)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
被判处有期徒刑 4 年(nián) 10 个月到 11 年 8 个月不等(děng)的刑罚。
2019 年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王振华(wáng zhèn huá)涉嫌猥亵 9 岁女童。
法院以猥亵儿童(ér tóng)罪判处有期徒刑 5 年。
如今已经出狱。
2018 年(nián),湖南 4 名男子趁未成年少女醉酒意识(yì shí)不清醒,将其带至宾馆轮奸(lún jiān)。
被判处七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yǒu qī tú xíng)。
与受害人在生理、精神上承受的(de)双重痛苦相比,人们普遍认为犯罪者所受(shòu)刑罚过轻。
尤其想到很多受害人长大成人后(hòu),施暴者可能已经刑满释放,更让人后怕。
也不仅(bù jǐn)是国内,日韩也都存在这种(zhè zhǒng)人神共愤的问题。
比如,最近刚曝出的(de)韩国偶像组合 NCT 前成员文泰一涉嫌(shè xián)性侵案。
2024 年,文泰一与两名友人(yǒu rén)在酒吧偶遇一名醉酒的女性,将(jiāng)她强行带走,轮流对其实施性侵犯(xìng qīn fàn)。
最终,法院判决文泰一 7 年有期徒刑。
而(ér)文泰一在作案后一天,还无事人一样(yī yàng)在直播上与粉丝互动,事后还(hái)试图与受害人达成和解。
而且,人们也(yě)不满,很多看似并不比性侵案严重的(de),反而判得更重。
比如很多网文作者,因为(yīn wèi)涉嫌「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判刑(pàn xíng),不少都被重判。
不止普通网友,很多(hěn duō)法律界人士也都对此颇有微词(wēi cí)。
质疑判得太重,认为量刑程度与其行为(xíng wéi)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相匹配。
毕竟,如今(rú jīn)早已不是那个还有「流氓罪」的年代。
还有(hái yǒu)一点是,很多人认知中,施暴者家世(jiā shì)背景较好时,更容易被包庇(bāo bì),更难被定罪。
比如《扫黑风暴》中的(de)孙小果原型案,现实里就是因有后台(hòu tái)数次减刑,最终再犯重罪。
这次案件中(zhōng),邹某的家庭背景也被扒。
因为(yīn wèi)他在国内同样有过猥亵记录,却(què)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很多人也(yě)猜测他如果在国内被抓,未必(wèi bì)会被判这么重。
这些不满已经堆积(duī jī)多年,每一次相关案件爆出,都像(xiàng)一次闷雷。
在这样的背景下,邹某(zōu mǒu)被重判,就成了一种集体性的(de)「情绪补偿」。
网友不是因为「英国🇬🇧法律好(hǎo)」而欢呼,更像是在借这个案件(àn jiàn)表达长期以来对轻判、推诿、无所作为的结果(jié guǒ)的深深失望。
觉得终于有一次,没有(méi yǒu)再轻轻放过这些恶人。
固然,这次邹某(zōu mǒu)被严惩,让人不由得为之称(chēng)快。
但想必大家都明白,我们很难(hěn nán)真的为此欢呼。
因为,这仍旧没有办法(bàn fǎ)彻底消除,这些罪犯带给人们的深深恐惧(kǒng jù)。
这一案件给人的不安,不仅仅在于(zài yú)案件本身,也是因为我们从中看到了(le)太多熟悉的存在。
和很多凶杀案(xiōng shā àn)一样,采访中,邹某的朋友用「普通(pǔ tōng)」「老实人」形容他。
他不仅藏在种种(zhǒng zhǒng)吸引人的头衔下,也藏在(zài)社交平台上精心打造的人设中(zhōng)。
让人感到后怕的,不仅是施暴者(shī bào zhě)的恶,还有他的伪装和隐藏(yǐn cáng)。
就像互联网时代,无数个杀猪🐷盘故事(gù shì)的开篇。
大同订婚强奸案发生后,很多(hěn duō)人认为是当事人文化素养不高,所在(suǒ zài)地区落后,才对性同意缺乏认知。
但(dàn)这一案件撕开了更让人无奈的(de)现实。
一个留学海外,看似有智识有(yǒu)文化的年轻人,对性同意都没有起码(qǐ mǎ)的认知。
而这样的犯罪,在今天(jīn tiān)也并不罕见。
纪录片《追查痴汉》中(zhōng)揭露,太多人都在未被发现的角落,做(zuò)着同样的事。
在他们的世界🌍(shì jiè)里,迷奸药💊物如此易得、偷拍早已产业化(chǎn yè huà)、很多平台还存在隐秘的黑市分发(fēn fā)。
甚至存在「职业偷拍师」,专门在酒店(jiǔ diàn)、出租屋、共享卫生间布设摄像头,供养不良网站(wǎng zhàn)和高级会员。
然而,不是所有的罪犯(zuì fàn),都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审判。
很多(hěn duō)案件因证据门槛过高,受害者举证困难(kùn nán),甚至根本无法进入实质审理程序。
更别提(bié tí)还有很多未被定罪的犯罪分子。
《追查(zhuī chá)痴汉》里的偷拍团伙主要运营地点(dì diǎn)在日本,雇佣了很多人在中国(zhōng guó)在不同地方偷拍。
出于跨国司法管辖权(guǎn xiá quán)的限制、证据收集的难度以及法律(fǎ lǜ)适用的差异等因素,使得这些运营者(yùn yíng zhě)和大量网站使用者至今仍逍遥法外。
这一(zhè yī)纪录片发布后,偷拍头目甚至还主动(zhǔ dòng)转发了纪录片挑衅。
很多情况下,受害人(shòu hài rén)不仅得不到保护,还要面对来自施暴方(fāng)、社会和舆论的二次伤害。
邹某被(bèi)逮捕前,其实已经有不少受害者经历(jīng lì)过报案无果,或是发声又撤回的(de)情况。
一个受害者曾在社媒上发消息曝光(bào guāng)邹某,提醒女性同胞警惕。
然而,评论区(qū)很多人指责她不该那么晚出去(chū qù)喝酒,不该去他家,让她在压力(yā lì)之下删除了帖子。
显然,这些都不是(bú shì)一次重判就能解决的。
就像(xiàng)《与恶》中反复传达的观点——施暴(shī bào)早已结构化,受害者却依然孤身无援。
真正(zhēn zhèng)让人恐惧的,不是个别恶魔😈,而是(ér shì)整个社会机制面对这一类犯罪时(shí)的无力。
这一案件中,法官一针见血🩸指出(zhǐ chū),邹某仍是没有丝毫悔罪意识。
那么(nà me),即便是最重的刑罚,恐怕也不能(bù néng)给受害人以安慰。
如果多年后他(tā)被假释,恐怕还是难以避免周遭人心惶惶。
像素(xiàng sù)媛案那样,施暴者出狱后,哪怕被(bèi)一对一监控,受害家庭依然一辈子在阴影(yīn yǐng)中生活,国民依然感到恐惧、不安,呼吁终身(zhōng shēn)监禁、死刑。
但更进一步说,死刑就能(néng)解决问题吗?
杀死一个邹某,也还有更多(gèng duō)邹某。
别忘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 N 号房。
如果陈腐(chén fǔ)的社会观念、失衡的社会结构没(méi)能得到根本性改善。
这些每天都在(zài)重复上演的恐怖故事,也并不会(bú huì)因为一次判决就彻底消失。
当然,我们(wǒ men)该为这一次判决叫好。
但或许(huò xǔ),也只能再次看清,距离真正心安,还有(hái yǒu)相当长的路要走。
人们渴望(kě wàng)的正义,无法依赖运气,不能靠一次(yī cì)两次的重刑。
唯有制度完善,观念更迭(gēng dié),罪恶分明,受害者心无后顾之忧。
我们才不会(bú huì)一直摇摆于在「解气」与「后怕」之间(zhī jiān)。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zàn)」和「推荐」吧。